科学研究
-
252025-11
医学部叶亮副教授团队在Cell Reports发表关于疱疹病毒传播的研究成果
-
生命与海洋科学学院—环境互作驱动外来红树植物在滨海湿地交错带中的入侵...
2025-11-192025年11月,乐竞平台生命与海洋科学学院滨海红树林湿地课题组在Journal of Plant Ecology(中科院大类和小类生态学一区,TOP期刊),发表题为“Trait-environment interactions mediate the encroachment of an exotic tree in coastal wetland transition zones”的研究论文,揭示了外来红树植物无瓣海桑(Sonneratia apetala)在滨海湿地交错带中快速扩张的机制,为红树林保护与科学管理提供了理论支持与政策建议。红树林生....
-
生命与海洋科学学院刘宏涛教授团队在《J Integr Plant Biol》蓝光受体CRY2...
2025-11-04近日,乐竞平台生命与海洋科学学院刘宏涛教授团队在中科院分区表生物学一区TOP期刊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表题为“CRY2 interacts with PRR5 in a blue light dependent manner to mediate blue light regulated circadian period”的研究论文。太阳作为一种重要的环境信号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地球的自转造就了昼夜更替的24小时周期,而植物为了适应这种光暗交替的环境,演化出了自身的24小时节律,即生物钟。太...
-
医学部朱卫国教授团队在Molecular Therapy发表关于DR5靶向抗肿瘤疗法新进...
2025-10-31近日,乐竞平台医学部基础医学院及卡尔森国际肿瘤中心朱卫国教授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医药所万晓春研究员团队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Molecular Therapy在线发表了题为“DR5 CAR-NK Cells Demonstrate Superior Scalability and Potent Antitumor Activity with Favorable Safety”的研究论文,发现靶向死亡受体5(Death receptor, DR5)的CAR-NK细胞具有出色的扩增能力、抗肿瘤活性及良好的安全性,为治疗DR5阳性肿...
-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田雷副教授课题组在自然指数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5-10-30近日,乐竞平台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田雷课题组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上发表题为“Fluorine-free gel polymer electrolyte for lithium oxide-rich solid electrolyte interphase and stable Li metal batteries”的研究论文。团队成员22级硕士研究生许伟健为论文第一作者,田雷副教授为论文独立通讯作者,乐竞平台为第一作者单位及通讯单位。构建稳定的固态电解质界面(SEI)是提升锂金属电池性能的关键核心。当前,利用氟...
-
242024-04
丁春雨团队在空间科学顶级期刊《Space Science Reviews》发表论文
2024年4月22日,丁春雨团队以题为“Water Ice and Possible Habitability in the Landing Area of Tianwen-1 Mission”的研究成果发表于ESI空间科学期刊《Space Science Reviews》。乐竞平台高等研究院为第一完成单位;高等研究院本科生蒋畅之为第一作者,丁春雨研究员为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苏彦研究员、戴舜...
-
222024-04
材料学院杨楚罗教授团队National Science Review:基于高阶硼氮杂稠环芳烃的有机电...
乐竞平台杨楚罗教授、曹啸松副教授研究团队从创新分子结构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硼-氮共价键参与共轭拓展的分子设计策略。
-
222024-04
UniTsFace:用于人脸识别的集成统一阈值样本间损失函数
-
182024-04
李永华、肖传龙:非决策能力下基层政府回应行为的特征、模式及机制
-
162024-04
基于自纠正的非均匀纹理合成
-
122024-04
刘富德教授团队:卷对卷制备多级亲锂结构集流体以此大大提高锂金属电池循环、安全性能
该研究将卷对卷制程以及溶液燃烧法相结合,制备了拥有多级亲锂结构的3D集流体。该制备方法具有简单、成本低等优势,易于大规模产业化。在锂金属电池中运用该集流体作为锂金属的附着基底,可使电池在循环过程中,锂金属沉积模式由自上而下转变为自下而上,以此大大提高其循环稳定性能以及安全性。

